模具立库安装完成后一般怎么来验收呢?
模具立库安装完成后的验收是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的关键环节,验收工作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资料验收
设计文件与图纸
检查供应商是否提供完整的模具立库设计文件,包括货架结构设计图、堆垛机及其他物流设备的机械和电气设计图纸。这些图纸应符合相关的机械设计标准和电气设计规范,如 GB/T 30675 - 2014《自动化立体仓库设计规范》。
确认图纸中的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等内容是否清晰、准确,并且与实际安装的设备一致。通过对比实际设备的关键尺寸(如货架的高度、跨度、货位尺寸,堆垛机的外形尺寸等)和图纸上的标注,检查是否存在偏差。
设备清单与技术参数说明书
核对设备清单,确保所有合同约定的设备、零部件都已安装到位。设备清单应详细列出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信息,如堆垛机的型号及数量、货架的层数和列数、输送设备的类型和长度等。
验收技术参数说明书,其中应包含模具立库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能参数,如堆垛机的运行速度(水平运行速度、垂直升降速度)、定位精度(水平定位精度、垂直定位精度、货叉伸缩定位精度)、载重量;货架的承载能力(每层货架的最大承载量)等。验证这些参数是否满足合同要求和实际使用需求。
操作手册与维护手册
检查是否提供详细的操作手册,内容应包括设备的启动、停止、手动操作、自动操作等各种操作流程,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操作手册应通俗易懂,配有足够的示意图和操作步骤说明,便于用户的操作人员学习和使用。
审查维护手册,其应涵盖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保养、故障排除等内容。维护手册应明确设备各个部件的维护周期、维护方法(如润滑点及润滑周期、易损件的更换方法等),并提供常见故障的诊断和解决方法,为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质量检验报告与合格证
要求供应商提供设备的质量检验报告,包括原材料质量检验(如货架钢材的力学性能检测报告、电气元件的质量合格证明等)、加工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如货架焊接质量检测报告、机械零件的加工精度检测报告等)和设备出厂前的整体性能检验报告。
确认所有设备都配有合格证,合格证应注明设备名称、型号、生产日期、检验合格标志等信息,确保设备是经过质量检验合格后出厂的。
二、机械部分验收
货架验收
结构完整性检查:仔细检查货架的整体结构,包括立柱、横梁、斜撑等部件。确保各部件连接牢固,没有松动、变形或损坏的迹象。用手敲击焊接部位,检查是否存在焊接不实的情况;检查螺栓连接是否拧紧,对于关键部位的螺栓,可以使用扭力扳手检查拧紧力矩是否符合要求。
尺寸精度检查:使用量具(如钢卷尺、卡尺等)测量货架的关键尺寸,如货架的高度、宽度、货位间距、层间距等。将测量结果与设计图纸进行对比,允许的尺寸偏差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规范,一般货架高度和宽度的偏差不应超过 ±10mm,货位间距和层间距的偏差不应超过 ±5mm。
承载能力测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货架进行承载能力测试。可以采用模拟负载(如使用标准砝码)或实际模具进行加载试验。按照设计要求逐步增加负载,观察货架的变形情况。在满载情况下,货架的最大变形量不应超过跨度的 1/1000(对于横梁式货架),并且在卸载后应能够恢复到原始状态,无永久变形。
堆垛机验收
运行平稳性检查:在空载和负载(一般为额定负载的 50% 和 100%)条件下,分别启动堆垛机的水平和垂直运行机构。观察堆垛机运行过程中的振动情况,正常情况下,振动幅度应控制在较小范围内,不会引起设备的异常声响或部件的松动。可以使用振动测试仪来测量振动幅度,确保其符合设备的设计要求。
速度和定位精度测试:使用专业的测速仪器(如激光测速仪)测量堆垛机的水平运行速度和垂直升降速度,检查是否符合技术参数说明书中的规定。对于定位精度,通过在货架上设置多个定位测试点,让堆垛机自动运行到这些测试点,使用高精度的测量工具(如激光测距仪、电子卡尺等)测量堆垛机载货台或货叉的实际定位位置与目标位置之间的偏差。水平定位精度和垂直定位精度一般应分别控制在 ±5mm 和 ±10mm 以内。
货叉性能检查:检查货叉的伸缩灵活性和定位精度。手动操作货叉伸缩,感觉其动作是否顺畅,有无卡滞现象。在货叉端部安装定位检测装置,测试货叉的伸缩定位精度,一般要求货叉伸缩定位精度控制在 ±3mm 以内。同时,检查货叉的承载能力,在货叉上加载额定重量的负载,观察货叉是否有明显的变形。
三、电气部分验收
电气控制柜验收
布线检查:打开电气控制柜,检查内部布线是否整齐、规范。不同电压等级的线路应分开敷设,电线的颜色应符合标准规定(如三相交流电的 A 相为黄色、B 相为绿色、C 相为红色),并且所有电线都应有清晰的线号标识,便于线路的查找和维护。
电气元件检查:检查控制柜内的电气元件(如接触器、继电器、变频器、PLC 等)的品牌、型号是否与合同约定一致。查看这些元件的安装是否牢固,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烧焦痕迹。使用万用表等工具检查电气元件的工作状态,如接触器的吸合和释放动作是否正常、继电器的触点是否良好等。
接地检查:检查电气控制柜的接地是否良好。接地电阻应符合安全标准要求,一般不应大于 4Ω。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电阻,确保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电气设备性能验收
电机性能测试:对堆垛机、输送设备等的电机进行性能测试。测量电机的空载电流和负载电流(在额定负载下),检查是否在电机的额定电流范围内。同时,检查电机的转速是否稳定,通过转速表测量电机的实际转速,并与电机的额定转速进行对比,允许的转速偏差一般不应超过 ±5%。
传感器性能检查:检查各种位置传感器(如货架仓位传感器、堆垛机位置传感器、货叉伸缩传感器等)和安全保护传感器(如光幕传感器、防撞传感器等)的性能。通过手动触发传感器,观察控制系统是否能够准确地接收到传感器信号,并做出正确的反应。使用示波器等工具检查传感器输出信号的质量,信号波形应稳定、无杂波。
控制系统功能验收:测试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如设备的手动控制、自动控制功能。在手动控制模式下,通过操作控制柜上的按钮或旋钮,检查设备(如堆垛机、输送机等)是否能够按照指令准确地进行动作。在自动控制模式下,通过仓库管理系统(WMS)或控制系统软件发送出入库、移库等指令,检查设备是否能够自动完成一系列操作流程,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各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是否良好。
四、软件部分验收
仓库管理系统(WMS)验收
功能完整性检查:检查 WMS 是否具备合同约定的全部功能,如库存管理(包括模具的入库、出库、库存查询、库存盘点等功能)、货位管理(能够根据不同的策略分配货位,如先进先出、就近存储等)、任务管理(能够生成、调度和监控设备的操作任务)等。通过实际操作测试这些功能,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并且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数据准确性和实时性检查:在进行模拟出入库操作过程中,检查 WMS 中的库存数据是否能够准确、实时地更新。例如,当进行一次入库操作后,库存数量应立即增加,并且相应的货位状态应变为已占用;当进行出库操作后,库存数量应减少,货位状态变为空闲。同时,检查 WMS 与电气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是否及时、准确,确保系统能够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如设备故障、任务完成情况等)及时更新相关数据。
用户界面友好性检查:评估 WMS 的用户界面是否友好、易于操作。界面布局应合理,操作菜单和按钮应清晰明了。用户能够方便地进行各种操作,如查询库存信息、下达操作指令等。同时,检查系统是否提供必要的操作提示和错误信息提示,帮助用户正确地使用系统。
监控系统验收
图像监控功能检查:检查监控系统是否能够清晰地采集和显示仓库内各个区域(如货架通道、设备运行区域等)的图像。图像质量应满足要求,包括清晰度、色彩还原度等。通过调整摄像头的焦距、光圈等参数,检查是否能够灵活地控制图像的拍摄范围和质量。同时,检查监控系统是否具备图像存储功能,能够存储一定时间(如 30 天)的历史图像,并且可以方便地进行查询和回放。
设备运行数据监控功能检查:验证监控系统是否能够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数据,如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行、停止、故障等)、运行参数(速度、位置等)。这些数据应能够以直观的方式(如图表、数字等)在监控界面上显示,便于用户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同时,检查监控系统是否具备报警功能,当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如故障、超温、超速等)时,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并在监控界面上显示相应的报警信息。
五、安全装置验收
防护栏和防护门验收
防护栏检查:检查防护栏的高度、间隙是否符合安全标准,防护栏的高度一般不应低于 1.2 米,间隙应小于 0.1 米。同时,检查防护栏的安装是否牢固,用力摇晃防护栏,不应出现松动现象。
防护门检查:检查防护门的开关是否顺畅,有无卡滞现象。重点检查防护门的安全联锁装置,当防护门打开时,相关设备(如堆垛机)应立即停止运行。通过手动打开防护门,检查控制系统是否能够接收到门开信号并触发设备停止动作,确保防护门联锁功能的可靠性。
紧急停止装置验收
紧急停止按钮检查:检查立库各个区域的紧急停止按钮的位置是否明显、易于操作。紧急停止按钮应为红色,周围有明显的标识。按下紧急停止按钮,所有正在运行的设备应立即停止运行,并且在按钮复位后,设备不应自动重新启动,需要人工重新启动并进行故障排查。
拉绳式紧急停止装置检查(如果有):对于配备拉绳式紧急停止装置的模具立库,检查拉绳的安装位置是否合理,一般拉绳应安装在设备运行区域边缘,距离地面高度约 0.8 - 1.2 米。拉动拉绳,系统应立即停止所有相关设备的运行,并且在拉绳复位后,设备不能自动重新启动。
光电保护装置验收
光幕检查:检查光幕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发射器和接收器应相对安装,并且光束能够完整地覆盖防护区域。通过遮挡光幕的光束,检查系统是否能够准确地检测到遮挡,并立即停止相关设备的运行。同时,检查控制系统是否能够接收到光幕的报警信号,并在操作界面上显示相应的报警信息。
光电传感器检查:检查用于检测物体进入危险区域的光电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和方向是否正确,能够准确地检测到目标物体。通过将测试物体移动到传感器的感应区域,检查传感器是否能够及时检测到物体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传感器输出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应符合要求,信号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被控制系统接收并处理。
声光报警装置验收
声音报警检查:检查报警喇叭的安装位置是否合理,在仓库各个角落都能听到清晰的报警声音。调节喇叭的音量,一般报警音量应不低于 85 分贝。通过触发安全装置,检查报警喇叭是否能够发出清晰、连续的报警声音,并且报警声音的类型应根据不同的安全事件有所区分。
灯光报警检查:检查报警指示灯的安装位置和亮度是否合适,在显眼位置能够清晰地看到。当安全装置触发报警时,指示灯应闪烁。观察指示灯的闪烁频率和模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且与声音报警同步。